冯万哲 副教授
办公地址: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2教148
电子邮箱:vicf@tju.edu.cn
专业方向:高能理论:超弦理论、粒子物理
主讲课程:英文版电动力学(本科生课程)2019年秋季学期
英文版量子场论(研究生课程)预计2020年秋季学期
通讯地址: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2教148
邮政编码:300350
个人简历
教育背景:
工作经历:
2012年9月-2013年9月,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与高等研究院博士后。
2013年11月-2015年11月,德国马克思·普朗克理论物理研究所“洪堡学者”博士后。
2015年12月-2016年3月,德国慕尼黑大学索末菲理论物理中心博士后。
2016年8月-2018年11月,美国东北大学访问科学家。
2018年11月至今,天津大学理学院量子交叉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。
研究方向
超弦理论与超弦唯象学
标准模型以上的新物理
超弦与场论散射振幅
重要成果简介
从纯理论和唯象学的角度,研究了超弦理论紧致到四维时空之后,超弦激发态的物理性质,它们的超对称关系,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,特别关注了与模型无关的低能超弦信号。
利用超弦框架下的D膜模型去解决标准模型以上新物理问题,以及加速器上观测到的实验反常。第一次在弦论局部模型上,得到暗物质候选粒子;第一次利用弦论模型,解释味物理实验反常。
建立非常简洁的粒子物理学模型,同时解决多个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疑难,例如暗物质起源、重子数产生、中微子纠缠等诸多问题。
论文专著
Inspirehep主页:http://inspirehep.net/author/profile/W.Z.Feng.1
代表作:
[1] Wan-Zhe Feng and Pran Nath, “Baryogenesis and Dark Matter in U(1) Extensions,” invited review, Mod. Phys. Lett. A 32, 1740005 (2017), arXiv:1610.01996 [hep-ph].
[2] Alejandro Celis, Wan-Zhe Feng and Dieter Lüst, “Stringy Explanation of
Anomaly”, JHEP 1602 (2016) 007, arXiv:1512.02218 [hep-ph].
[3] Luis A. Anchordoqui, Ignatios Antoniadis, De-Chang Dai, Wan-Zhe Feng, Haim Goldberg, Xing Huang, Dieter Lüst, Dejan Stojkovic and Tomasz R. Taylor, “String Resonances at Hadron Colliders,” Phys. Rev. D 90 (2014) 066013, arXiv:1407.8120 [hep-ph].
[4] Wan-Zhe Feng, Gary Shiu, Pablo Soler and Fang Ye, “Probing Hidden Sectors with Stückelberg
Gauge Fields,” Phys. Rev. Lett. 113 (2014) 061802, arXiv:1401.5880 [hep-ph].
[5] Wan-Zhe Feng, Gary Shiu, Pablo Soler and Fang Ye, “Building a Stückelberg Portal,” JHEP 1405 (2014) 065, arXiv:1401.5890 [hep-ph].
[6] Wan-Zhe Feng and Pran Nath, “Cogenesis in a universe with vanishing
within a gauged
extension,” Phys. Lett. B731 (2014) 43-50, arXiv:1312.1334 [hep-ph].
[7] Wan-Zhe Feng, Dieter Lüst and Oliver Schlotterer, “Massive Supermultiplets in Four-Dimensional Superstring Theory,” Nucl. Phys. B 861 (2012) 175–235, arXiv:1202.4466 [hep-th].
[8] Wan-Zhe Feng and Tomasz R. Taylor, “Higher Level String Resonances in Four Dimensions,” Nucl. Phys. B 856 (2012) 247-277, arXiv:1110.1087 [hep-th].
学术报告精选
[1] 2017年7月20日,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
邀请报告:相交D膜模型及它们在粒子物理学中的应用。
[2] 2017年5月25-26日,宇宙学与加速器研讨会,南京大学
邀请报告:重子数产生与暗物质的共同起源。
[3] 2016年12月8-12日,国际天文与粒子物理大会,美国达拉斯
邀请报告:暗物质与LHCb的味物理学反常;
[4] 2013年7月15日-8月2日,PLANCK新数据后的宇宙学研究研讨会,中科院KITPC
报告:不是非常隐藏的弦论隐藏区域。
研究生培养